近日,刻有“長白山人參”的一方石碑在吉林省長白山區(qū)被發(fā)現。
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徐廷介紹,今年7月,他們在長白山北麓發(fā)現一方石碑。碑的正面縱向陰刻“長白山人㕘”五字,漢字楷書,字體工整。背面墨書兩字,模糊不清,已無法辨認。碑中繁體字“長”和“叅”的簡體為“長”和“參”。結合石碑形態(tài)、字體特征以及伴出文化遺物,專家判斷石碑的豎立年代不早于金代晚期,最晚可能到民國時期。
這方石碑為白色大理石質,通體高88厘米。碑體呈長方形,碑首為方首,上部略寬,下部稍微束窄。寬50厘米至45厘米,厚度在11厘米至13厘米之間。底部兩端為直角,底部中間有榫頭,呈梯形,高度為10厘米,原來應有碑座。
今年6月,當地村民在修建“藥水泉”水井排水溝的過程中發(fā)現了這塊石碑,石碑大部埋藏于地下,僅露出“長”字。安圖縣文物管理所接到報告后立即派專人對石碑發(fā)現地點進行了看管,并上報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。受連續(xù)陰雨天氣影響,7月2日,安圖縣文管所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關人員對現場進行了調查。
“石碑發(fā)現于長白山北麓,東南距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14公里,南距長白山天池61公里!毙焱τ浾哒f。這方石碑地點在安圖縣兩江鎮(zhèn)白河村西南約520米的山腳下,發(fā)現時其大部分埋于地下,地下積水嚴重,未見明顯的文化堆積。同時在淤泥中發(fā)現了部分青磚,青磚多呈長方形,寬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,有的上面還見有手印痕跡,專家推測應為碑座的砌磚。
8月初,中國著名東北民俗專家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原副主席曹保明趕到石碑發(fā)現地考察。經調查當地村民并與多位人參專家、書法家交流,他認為這塊石碑應該是清代中晚期或民國時期在該地發(fā)現較大野山參之后,朝廷官員或當地行幫“古洞河會所”勒石以記。
(來源:吉林日報)
(編輯:王思博)